“叮铃铃……”王孟镇坟台村支部书记田保先的手机响了起来。
正准备做午饭的田保先听了后说:“咱们过去看看情况,你现在去东地,我也过去。”挂断电话,她随即又给村主任打电话,让他也赶往村东地。
来到现场,看到机井下方塌方严重,不但浇不了地,如不修复,机井还可能报废。他们随即商议,决定立即找来钩机和施工人员连天晌午开始维修,机井修好了,总共花费了2000多元。随后,他们及时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将维修事项费用进行了公开。
“多亏了‘阳光村务110’,不然俺村东地100多亩的辣椒都得旱死!……”村民感激地说。
村民口中说的“阳光村务110”,是临颍县在阳光漯河建设实践中的一种探索和创新。为弥补村务监督委员会体制机制、能力素质、监督实效等方面的短板和不足,去年下半年,临颍县在总结王孟镇试点实施“阳光村务110”工作法的基础上,出台了《在全县开展“阳光村务110”工作实施方案》,补齐短板漏洞,完善体制机制,深化政策措施,全面提升“阳光村务”工作质量,打通服务群众、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
“阳光村务110”工作机制,临颍县要求全县各行政村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110’工作制。即“1+10”。“1”就是要求各行政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每月在办公室集中值班一天,接待群众反映问题、搜集民意、商讨事项、汇总分析。“10”就是与村党支部每月10日主题党日活动相结合,把每月10日设为“村务监督专题日”,监督村“两委”上季度明白卡发放情况、公示栏、明白墙更新情况和“阳光村务”建设推进情况。同时,建立“双十五一随机”工作机制,规定各乡镇(街道)纪(工)委分包行政村,根据分包村的实际情况,随机列席村“四议两公开”会议,每月15日前听取一次分包村监委会成员的工作报告、督查一次值班工作情况,每季度首月15日前进行一次上季度的“阳光村务”专项督查。
“阳光村务110,让权力监督更透明。”“阳光村务110,促村务公开再提升。”“阳光村务110, 联系干部访民情。”.....这样的标语在临颍县的各个乡镇、每个村居醒目可见。
“阳光村务110”方案明确要求,各乡镇(街道)设立镇、村两级“阳光热线”,乡镇阳光热线设在乡镇阳光办,村级阳光热线确定为各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手机号,各乡镇(街道)要不断加大“阳光热线”的宣传力度,结合“扶贫领域遍访督促”“议案促改乡村行”等工作,制作阳光监督联系卡,张贴到村、走访入户,不断加大“阳光村务110”的宣传力度,全面提高群众知晓率,方便群众反映问题、咨询政策,方便村居、乡镇干部了解村情民意。
“阳光村务110”工作方案进一步完善了村务监督委员会考核、奖惩制度,实行月督查、季考评、年汇总的考核机制,乡镇纪委每月开展一次工作情况讲评、每季度对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情况进行一次考评,依据季度考评结果核发绩效报酬,年终对村监委会成员进行考核分类和评选,对评选出的县级优秀人员进行表彰,激励村务监督委员会充分发挥作用。同时,要求村监委会成员在每月10号前联系村民代表汇总意见建议和线索;每季度首月15日前监督‘村两委’通报上季度公开事项和‘阳光村务’建设情况;同时,履行“两定三分”职责,做好对搜集到的意见建议、问题线索、监督事项进行分别研判、分类梳理、分级上报工作。
“创新工作机制,实行‘阳光村务110’,是探索‘阳光漯河’基层建设的有效尝试,是加强基层监管,服务基层群众,打通基层监督的有效手段,明确列席制、月督查、季考评等方法,压实了村务监督委员会责任,倒逼村监委成员提升能力、履职尽责、切实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 ‘最后一公里’的监督作用。”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翟建鹏表示。(临颍县纪委监委 崔瑞卿 郑颖勇)
编 辑|高 迪
审 校|张 果
监 制|梁占杰 张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