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初孙飞虎围困寺院,老夫人你慌忙中发出狂言……”
正在唱豫剧的这位村民,是新乡市平原示范区韩董庄镇杨厂村的李瑞雪,喜欢豫剧的她,几乎每天都要在她家新建的楼房小院里哼唱几句。以前的李瑞雪,可没心情唱戏。
贫穷,是黄河滩区很多群众的记忆,杨厂村的村民们也不例外。多年前,李瑞雪家因孩子上学致贫,生活拮据,村里开展精准扶贫后,李瑞雪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她的丈夫也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帮助下,从事建筑行业工作。2016年,李瑞雪一家实现脱贫迈小康,家里盖起楼房,孩子考上大学,生活越来越有奔头,李瑞雪也忍不住的唱起戏来。
李瑞雪所在的杨厂村紧邻黄河大堤,包含胡窑村、前杨厂、后杨厂和小任庄4个自然村,村民3000多人。这里曾是省级贫困村,也是远近闻名的“四乱村”,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随处可见。为了建设美丽乡村,和精准脱贫同步进行的,是“清除四乱”整治行动,密密麻麻如蜘蛛网的电线变成了太阳能路灯,坑坑洼洼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高矮不等的门楼变成统一的古式建筑,更让村民们没有想到的是,村里修建了四五个小游园,健身、赏花、娱乐,处处一派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丽乡村已见雏形。
村里的十字路口处,有一个奇特的小饭馆,名叫“滩区四乱”。杨厂村领导说,这个名字既是纪念“清除四乱”整治行动,也是村民脱贫致富的好帮手。原来,因为距离郑州较近,再加上近几年乡村游异常红火,“清除四乱”后的滩区乡村吸引了很多游客,村民们发现,村里传统的“乱炖、乱煮、乱炒、乱炸”的饮食做法,因风味独特,大受游客喜爱。“滩区四乱”这个饭店应运而生,生意也红火到超出想象。
“四乱”成了杨厂村的特色美食,也成为村里产业脱贫的好抓手。今年三月底,一个名叫“海棠依旧”的特色民俗、娱乐、美食广场,将正是开门迎客。这里立足于发展乡村休闲游和特色滩区游,窑洞、小木屋、樱花、海棠园,品尝特色美食,体验滩区文化。
昔日的千亩荒滩变成樱花海棠园,破旧的胡窑村成为乡村振兴示范点。产业振兴助力村民增收致富,文化振兴提振村民生活信心。在省委办公厅的驻村帮扶下,在新乡市和平原示范区的统一规划下,杨厂村已确定把文化振兴、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两大抓手,正在筹备的杨厂村村史馆,将通过讲好杨厂故事、滩区故事、黄河故事,把乡村振兴、文化振兴做大做强。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并非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砥砺再出发,一个百年大党风华正茂,正带领亿万人民攻坚克难、乘势而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宏愿而奋斗。
【河南广播电视台新乡融媒体服务中心记者 卢家民、胡欣(实习)、徐琰琦(实习)、新乡台记者 范科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