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广电融媒体记者 范珍领 实习生 赵瑞/文图
11月20日,经过近一个月的激烈角逐,“庆祝二十大 志愿服务行 ”河南省首届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线上投票、展示环节落下帷幕,商丘市文化馆“文化营养钵”计划—小小文化志愿者志愿服务项目,在全省32个入围项目中脱颖而出,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在全省高比赛中能取得这么高的投票,“文化营养钵”计划到底是个什么样的项目?带着好奇,记者采访了商丘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
总体来说,“文化营养钵”计划---小小文化志愿者志愿服务项目是商丘市文化馆落实中宣部、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央文明办关于志愿服务的通知要求,结合商丘实际,创造性地在青少年中开展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他们与社会培训机构、高校、非遗传承人、商丘好人等社会资源相结合,为青少年营造一片文化富集的营养沃土,让他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增长知识、提升修养、培养社会责任感,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以2022年该项目开展的活动为例,让小小志愿者难忘的是2022年6月4日走近宋国故城考古工地的一次活动。商丘市文化馆组织青少年学生来到位于商丘古城的宋国故城考古发掘工地,听考古专家们介绍文物故事、传授考古知识,并亲手拿起考古工具进行模拟发掘。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一位小小文化志愿者兴高采烈的说:“我把从书本上学到的历史知识和家乡商丘结合起来,我为家乡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感到自豪和骄傲,我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2022年,重点围绕助推文旅融合,商丘市文化馆先后组织小小文化志愿者参观了宋国故城考古发掘现场,走进了非遗展示馆和数字博物馆,把未成年人文化活动与商丘节庆民俗活动、本土文旅资源进行了有效结合。
商丘市文化馆通过青少年志愿者招募管理、组织培训、开展青少年文化志愿服务等方式,根据青少年文化志愿者不同技能特长,利用暑假、周末和节假日组织开展。
“‘文化营养钵’计划开展以来,创新一直是项目的生命力。我们的活动主题涵盖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科普教育、普法教育、全民阅读等,不同主题的活动,都会制定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方案。”商丘市文化馆志愿者服务站赵乾如老师介绍道:“在活动中,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外来游客等都是他们服务的对象。“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亲身感受、体会不同行业的艰辛付出,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志愿服务意识。同时,在一些特定的文化场所,让孩子们能亲身感受多样的文化氛围,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
自2020年8月该项目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30多期,发展小小文化志愿者近千人,服务人数16000多人次。 不少“资深”小小文化志愿者们还以艺术特长播撒文化种子,影响和带动了身边同学、亲戚、家人积极参与到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中,源源不断的为“文化营养钵”计划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
据了解,下一步,商丘市文化馆将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人员、场地、演出、宣传、品牌资源等优势,充分发挥已有的便利条件,在更高程度和更广范围上组织开展文艺演出、非遗普及、解说导览、经典诵读等各类青少年文化志愿活动。与此同时,商丘市文化馆还将与教育部门加强合作,积极探索“文教合作”新路子,通过设立一批中小学生文化志愿服务站点,引导和带动更多的青少年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扩宽服务渠道、扩大服务覆盖面、推动青少年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