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张晚璐 通讯员 师晓宁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社会救助工作一头连着党和政府的牵挂,一头连着困难群众的冷暖,群众有困难,社会救助工作人员总会及时出现,帮助他们排忧解难。鹤壁市民政局围绕“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工作思路,落实好社会救助各项政策,实现温情救助、及时救助、阳光救助,让民生举措有温度,民生行动暖民心。
我们不仅有低保,还有一份额外的关照。
鹤壁市民政局抓好“分类施保”政策落实的同时,积极创新救助政策,提高低保对象中75周岁以上老年人、14周岁以下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四类重点救助对象的救助水平,每月增发20%低保金,年终再增发一个月低保金。强化了分类救助管理,针对不同类型的困难家庭和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差异化的救助帮扶,形成梯度救助体系。
“虽然我是一名残疾人,但是国家没有抛弃我,每个月可以拿到2000多元的救助金,基本生活没有问题。”鹤壁市淇滨区大河涧乡肖横岭村肖某感激地说,肖某和女儿都是残疾人,家里有五个孩子,最大的才16岁,最小的仅仅9岁,14岁以下的有三个孩子,鹤壁市民政局增发20%的低保金,全年整个家庭共发放低保金三万多元,有效缓解了其家庭的困难状况。在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困难群众因身体、能力或其他原因,依靠自身努力无法摆脱困境,他们是政府兜底保障的重点人群。
我们特殊时期和你们一起,撑起“疫”片天
鹤壁市民政局坚持凡困必帮、有难必救,根据急难情况进行分类救助,对急难型临时救助,采取“小金额先行救助”,事后补充说明情况;简化对支出型临时救助的审核审批程序。通过采取“分级审批”、“一次审批、分阶段救助”等措施,增强救助时效性。
此次疫情给群众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冲击,鹤壁市民政局对基本生活受到疫情影响陷入困境,相关社会救助和保障制度暂时无法覆盖的家庭或个人,及时纳入临时救助范围。
“多亏党的好政策和民政局的好干部,帮助我们一家渡过难关。”3月18日,鹤壁市示范区古城办事处古城村张某介绍,张某患有冠心病、高血压、风湿性关节炎等多项疾病,丈夫因肝癌去世。春节时作为家庭顶梁柱的儿子配合疫情防控,就地过年,滞留打工地(湖北省金州市)后下落不明,儿媳因寻找丈夫而丢失家政工作。了解该情况后,鹤壁市民政部门为张某家庭发放临时救助金2000元,并多次到家中探访,解决实际困难,让她的心里暖暖的。
我们20个方面实现线上核对,救助更加阳光了
鹤壁市民政局对居民家庭经济收入核对信息平台进行升级改造,拓宽核对领域,对救助申请对象家庭财产收入情况更加精准高效地核对,助力精准救助。改造后实现了实时核对,和部省异地互联互通。核对范围扩大到公积金、养老保险、车辆等20个方面。申请社会救助家庭经济收入和财产核对为精准救助提供了数据支撑,大大提升了鹤壁市社会救助工作的精准度和政府的公信力。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鹤壁市民政局将继续秉承“民政爱民、民政为民”的工作理念,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着力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民生保障网将织得越来越密实,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将会更加精彩。
(大象新闻鹤壁新闻热线:18237875970,投稿邮箱18237875970@163.com。大象陪办电话13939200883)